林芝一派出所获评第三批西藏“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热烈祝贺林芝市巴宜区公安局鲁朗镇派出所获评第三批西藏“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鲁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麓,藏语意为“龙王谷”。鲁朗之美,在于秀丽的自然风光,这里雪山环绕,林海翻涌,石锅飘香、牧歌悠扬;鲁朗之美,更在于和谐的幸福画卷,鲁朗镇派出所全体民辅警以为民初心为基石,以“枫桥经验”为支柱,以一身警服蓝为各族群众筑造起平安和谐、和睦相处的幸福大家庭。

鲁朗是一个温情的家园
派出所如夜灯 点亮游客旅途的“暖心之家”
在鲁朗,318国道穿境而过,每年2、3月,大雪封山、道路结冰、车辆难行,那是鲁朗派出所民辅警们最难熬的日子!在这个时候途经色季拉山,您一定会看到一群在雪地里挣扎摸索的绿色荧光。对!那就是他们,是派出所的民辅警们在指挥交通、在挂防滑链、在为群众提供各种帮助。为了让游客们能感到一种“归家”的心安,鲁朗派出所设立藏汉双语咨询处,提供热水、充电、供氧...“一景区一警察”让流动的警亭变成游客们移动的“家”。记得去年一个风雪夜,三名大学生迷失在山林中。天气恶劣,风雪漫天,民警们在怒号的冰风里冒雪逆行了16个小时,微弱的手电光仿佛要把雪山的脊背刺穿,只为寻找到生命的希望。搜救途中,民警扎西在结冰的陡坡上重重滑倒,大脚趾甲盖瞬间被掀翻,鲜血顷刻染红了脚下的雪地。身处莽莽密林,刺骨的疼痛让他倒吸寒气,风雪几乎模糊了视线和血迹。但扎西咬着牙,一瘸一拐仍不停步,在茫茫雪夜中又跋涉了十余小时!当扎西终于找到蜷缩的大学生时,其中年纪最小的姑娘佳佳,睫毛上挂满眼泪结成的冰碴,嘴唇冻得乌紫,身体严重失温。扎西立刻脱下自己的警用大衣,给冻僵的小姑娘披上,藏蓝的大衣瞬间挡开了刺骨的严寒,事后,他们在送来的锦旗上写道:“藏蓝救命警衣暖,英雄破雪总无名。”而像这样装满故事的锦旗,鲁朗派出所所里还有满满一墙!

鲁朗是一个和谐的家园
派出所用日记 记录调解纠纷的“平安之家”
川藏铁路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迎来了万千勤劳的建设工人,也带来了各式各样的安全风险和矛盾隐患。为了守护工区安全,鲁朗派出所的民警德青平措响应林芝公安“阵地前移、警力前探、服务前伸”的号召,主动住进了工区里,这一住就是3年。德青习惯写日记,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问题清单,因为每一页上都记录着“哪个工地有消防隐患”“哪个工人还有多少工资没有结清”等问题,德青的任务就是把这些问题一一销号。小切口反映大问题,近年来,鲁朗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推行“四联四保”的警企联治模式,300多起纠纷稳妥化解、2.5亿资金有序流转,每个工人的笑脸、每个家庭的团圆,都写在德青同志的日记本上。

鲁朗是一个幸福的家园
派出所是管家 用心服务打造的“文明之家”
去年五月,小镇里一支特别的队伍诞生了——他们叫“六联和谐管家”。石锅店老板、村委会老党员、学校老师、当地群众...200多人!结成了一支覆盖校园、交通、普法、巡防、矛调、行业六个领域的多元化群防群治队伍。从校园周边的安全巡护到318国道的交通疏导,从农牧区的法律宣传到邻里街坊的纠纷调解,鲁朗派出所把公安“独角戏”串成了警民“大合唱”。同时,鲁朗是“环喜马拉雅”国际论坛的永久举办地,鲁朗派出所全体民辅警深知,他们的形象,就是西藏乃至国家的名片。每到论坛筹备期,民辅警们就会从太阳东升熬到月亮西沉,消防安检、人员核查、矛盾化解、重点管控...鲁朗派出所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当国际嘉宾纷纷为鲁朗派出所专业、细致、文明的执法竖起大拇指,说着“thank you,Chinese police!”的时候,大家身上的疲惫感就立刻被身为中国人民警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所替代。
“枫”从鲁朗起,此乡是吾乡。这就是鲁朗派出所鲁朗镇派出所在雪山和林海中用坚守绘就的高原“枫”景——一个源于“枫桥经验”、属于千家万户的平安之家。鲁朗的“家”,藏在警服褶皱的温情里、日记本墨迹的担当里、红蓝警灯的守护里、木茶碗传递的和睦里,更藏在跨越国界的微笑认同里。当枫桥精神遇见雪山大地,陌生人也焐成了一家人;当守护有了家的温度,小镇便成了和美家园。这就是鲁朗派出所鲁朗镇派出所用为民初心筑起的枫桥式家园——此心安处是吾乡,吾心归处即是家!(张春)
















